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春天里的一场重要民企座谈会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2-18 20:26:05
  • 21

  来源:经济观察报

春天里的一场重要民企座谈会

  这场会议的召开,恰逢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之际,中国民营经济在经历了数年的挑战之后,是否也在迎来新的拐点?

  导读

  壹  ||  此次座谈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:一是中国不会被外部压力束缚,科技创新仍然是突破口;二是民营企业将成为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;三是国家在制度层面保障民营企业发展,推动科技自立自强。

  贰  ||  如果后续能够出台更加明确的融资支持、税收优惠、市场准入改革,那么这次会议的影响将不只是一次短期的市场反应,还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在全球格局重塑中的一个真正拐点。

  2025年2月17日,北京。一场规格空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。

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、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、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、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、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,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
  这场会议的召开,恰逢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之际,中国经济站在科技自信与民营企业转型的关键拐点。

  2月18日,正值中国农历“雨水”节气。东风拂面温润而暖,春光作序一路繁花。雨水意味着大地回暖、万物复苏,象征着新生与希望。中国民营经济在经历了数年的挑战之后,是否也在迎来新的拐点?

 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,从时间点来看,此次座谈会的重要背景正值特朗普上台、加征关税落地后,这与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时间点比较相似。关税带来出口冲击,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普遍大于国企,2024年我国总出口中民营企业占比约64.9%。此时召开座谈会,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呵护,也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。

  变局中的科技竞争与产业升级

  2025年,全球经济正处于剧烈调整期。大国科技竞争持续加剧,全球供应链正在被重塑。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进一步加码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限制。2025年以来,DeepSeek震撼了全球科技界,传递出中国科技创新的韧性和市场化企业的竞争力。

  此次座谈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:一是中国不会被外部压力束缚,科技创新仍然是突破口;二是民营企业将成为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;三是国家在制度层面保障民营企业发展,推动科技自立自强。

  今年以来,高盛、美国银行、瑞银等国际投行相继上调对中国科技股和A股市场的预期。国际资金正在重新评估中国资产,港股和A股的科技板块出现明显的估值修复。

  在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等领域,民营企业的角色愈发重要,而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,也在强化企业的信心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马云、马化腾的出席,释放了对平台型企业政策回暖的信号。

  此外,参会企业涵盖人工智能、智能机器人、新能源、半导体、消费科技等多个领域,反映出国家对高科技制造业和创新经济的重视。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小米、飞鹤等制造业代表企业的参会,表明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,将进一步夯实制造业大国地位,继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。

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,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时隔7年再度召开,无疑释放了稳民营经济的政策强音。总体看,对比2018年,此次座谈会有三大不一样:节奏更快、硬科技含量更高、更为强调自主可控;“AI+机器人+新能源+农业”是重中之重;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从“安心谋发展”到“大显身手”。

  信号:稳信心、促创新、强法治

  稳信心:中国民营企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

  “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、大有可为,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。”——这不仅是对市场信心的提振,更是对民营企业长期价值的确认。

  近年来,由于市场监管、资本市场动荡、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,一部分企业家对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。此次座谈会给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——民营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政府的支持不会改变。

  促创新:科技企业迎来政策红利

  DeepSeek崛起之际,市场普遍关注国家对科技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。

  “坚守主业、做强实业,加强自主创新,转变发展方式……”“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”等出现在会议通稿中,这意味着人工智能、芯片、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或将迎来政策支持,出现新一轮增长机遇。

  强法治:优化营商环境,保障合法权益

  近年来,部分民营企业遭遇了市场监管、产权保护等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会议提出,要强化执法监督,集中整治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,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。在笔者看来,严厉整治市场中的乱收费、乱罚款,是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;再次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,可以避免市场对所谓“政策反复”的误解。

  2月18日,正值农历“雨水”节气。这次座谈会也是给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场“及时雨”,巩固了市场信心。

  科技创新,是未来的核心驱动力;产业升级,是全球竞争的新赛道;民营经济,仍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。

  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次高规格的座谈会,还有相关政策的切实落地。有分析认为,如果后续能够出台更加明确的融资支持、税收优惠、市场准入改革,那么这次会议的影响将不只是一次短期的市场反应,还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在全球格局重塑中的一个真正拐点。

  “本次座谈会将成为新一轮民营企业和科技乘风发展的起点,资本市场预计将会受益。”芦哲表示,截至2025年2月14日,民营企业总市值占比已从2018年初的29%提升至37%,民营经济在资本市场的重要程度逐步提升。在当前民营企业带来科技新突破的背景下,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决策层稳经济、稳市场主体的决心。后续金融、立法、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政策值得关注。

有话要说...